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3章 番外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妾侍是很容易的。

    一直瞧不起土著的认为自己穿越以后可以左手一个皇子右手一个王爷的穿越者被现实碰得头破血流以后,终于学乖了。到了快嫁人的年纪,她也知道嫡母不会给自己找什么好亲事,就看上了那个时候还是昌宁侯世子的昌宁侯。晓得昌宁侯爱书如痴,穿越者就不动声色地显露了自己的才华。站在李白、苏轼、李清照等等大家肩膀上的穿越者,很快就把昌宁侯震撼得不要不要的了。欲拒还迎来一招,孤芳自赏来一招,穿越者很快就成了昌宁侯心头的白月光。

    可惜,昌宁侯最终还是要娶妻的,并且不会娶一个庶女为妻。于是,穿越者就这么成了外室真爱。

    皇上对定国公府的忌惮,在朝中不算什么秘密。也许就是为了缓和皇室和国公府的关系,贵妃娘娘作为国公府的嫡长女当初才会自降身份进宫当一个妃子?但这还是没有什么用,这一任定国公战死沙场时,明面上没有人敢说什么,私底下大家都认为是皇上出手了,毕竟跟着定国公一起去西北的全部是皇上新提拔起来的将领。

    在这样的情况下,外室真爱对着昌宁侯吹吹耳边风,他就做出了让纪氏难产而亡的决定。毕竟,要是皇上灭了定国公以后还是不放心,接下来继续灭定国公府的姻亲,那该怎么办?昌宁侯可不想给注定要没落的定国公府陪葬。纪氏死了,死前生了一个男孩,为了让皇上放心,这个男孩自然也不能留,于是外室生的女儿就鸠占鹊巢了。女孩嘛,自然不会让人忌惮什么,更何况,这样一来,还可以给真爱生的女儿一个更好的出身。

    外室真爱和昌宁侯算计得很好,却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贵妃娘娘还能继续得宠。两个月后,八公主的高调出生,让人知道贵妃娘娘还能继续受宠下去。当然,皇上也许是心虚,为了表明自己没有陷害定国公府的男人,才会加倍对定国公府的女人好。但不管皇上是出于什么原因才对贵妃这么纵容的,反正贵妃得宠是个不争的事实。

    昌宁侯慌了,早知道贵妃还能继续张扬几十年,他就不应该那么手快弄死贵妃的妹妹啊!

    也许是心虚太甚,所以昌宁侯开始扮演了一个爱妻十几年不改的情深形象,好让贵妃完全不会怀疑纪氏的死因。当然,外室真爱毕竟是白月光啊,所以这不妨碍昌宁侯继续偷偷摸摸找真爱生儿子。如今的昌宁侯世子,名义上是从旁系过继来的,其实就是外室真爱生的。

    至于锦绣阁中那些新奇的玩意儿……既然明珠郡主已经成了明珠郡主,那么纪氏的嫁妆自然也属于明珠郡主了。真爱外室就毫不客气地拿来当自家铺子用了,她穿越者的金手指终于可以闪闪发亮了。

    对了,还有纪氏生下的那个儿子,本来是打算抱给外室真爱养的——她到底是打算养得好,还是养不好,到底是打算养成纨绔,还是养了三年不幸夭折,这就不知道了。

    但是,也许真的是不幸中的万幸吧。外室真爱身边当时有四个丫鬟一个嬷嬷,都是她跟了昌宁侯以后,陆陆续续从外面买进来的——废话,她嫡母哪里愿意给她安排人手养成心腹。这些丫鬟嬷嬷的忠诚度还算不错,毕竟是签了卖身契的。但其中有一个嬷嬷,阴差阳错之下,曾受到过定国公府的恩惠。虽然那恩惠不大,但滴水之恩也要当涌泉之报啊,哪怕当初的恩惠不过是一个顺手之劳,这嬷嬷心里一直是记着这份恩情的。

    待这位嬷嬷知道,那个新抱来的男婴竟然是定国公府外嫁女儿生的孩子以后……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勇气,她抱着这孩子跑了。听说皇上要清算啊,定国公府也不安全,嬷嬷没什么见识,只能带着孩子往京城外面逃了。真爱外室原本就不把这个男婴放在眼里,等知道孩子不见了,那嬷嬷早就跑得没影了。

    男婴消失不见,这也是昌宁侯不敢轻举妄动的原因之一。在他看来,他爱妻的美名已经人尽皆知了,若是以后真有纪氏生的儿子真的寻上门,也该感动才对。再说,父为子纲,父亲教训儿子是天经地义的。当然,如果能暗中找到那个男孩,控制起来不让人知道,那就更好了。否则,万一有人利用那个孩子来生事,这可不好了。

    以上这些,就是贵妃娘娘调查出来的真相。但那个男婴的去向就没有人知道了。

    沈旭辰和程以华却知道,这个男婴应该就是何明了。如果他们不曾插手,没想到何明竟然会是被自己亲爹弄死的。这样的爹也太自私了。

    昌宁侯这个人,其实从很多细节都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个非常自私的人。按说他的真爱就是那个穿越女外室了吧,但这不妨碍他在府中继续睡通房丫头。他眼中只有他自己。为了确保自己害死纪氏的事情不会东窗事发,弄死一个不在自己身边长大的根本没什么感情的儿子又算得了什么!

    夫夫俩决定先看看贵妃是如何处置这对奸/夫/淫/妇的。

    贵妃当真是气得火冒三丈,恨不得立刻弄死这些人。但是她却没有轻易出手,只是暗中开始寻找起当初那个男婴来了。贵妃善忍,对她而言,仇恨什么的都可以暂时放一边,最重要的就是先找到她妹妹生的孩子。

    一直关注事情发展的夫夫俩其实能够理解贵妃为什么没有直接弄死那对奸/夫/淫/妇。首先,这事儿不能摆在台面上,否则定国公府真的是颜面无存了,对于这个年代的人而言,那还真是颜面大于天的。其次,贵妃怜惜自己的妹妹,不希望在妹妹死了多年以后,还因为这种事情被人拿出来嚼舌头。第三,有些人,直接弄死他们,简直是便宜他们了!不如留着用钝刀子一点点磨他们的血肉!

    于是,几天以后,皇上忽然下了一道圣旨,将明珠郡主赐给了太子做侧妃。

    大家都知道贵妃娘娘对这位郡主万分看重,恨不得是放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位郡主常年住在宫里,因为贵妃娘娘这根大腿太粗了,她过得比某几位不得宠的公主还要张扬。在这样的情况下,贵妃却同意让郡主嫁给太子做侧妃。一时之间,再没有人怀疑贵妃娘娘的真心了,娘娘果然是看重太子的啊!

    就连太子都这么认为的。他是储君。贵妃娘娘地位再高,也不过是庶妃。在这样的情况下,贵妃和太子在路上碰着了,贵妃是要向太子行礼的。太子一直受之无愧。但这些日子,许是觉得贵妃已经彻底站在了自己这边,太子对着贵妃娘娘忽然亲热起来了,时不时就会上敬一些新奇玩意儿,对母妃尽一尽孝心。

    皇帝也对贵妃更为满意,觉得这女人果然是一心一意爱着自己的,没有别的心思。

    既然已经赐婚了,哪怕因为明珠郡主年纪还小,婚期被安排在几年后,她也不能继续住在宫里了。贵妃娘娘就让人把她送回了昌宁侯府,省的这个冒牌货天天出现自己眼前,让自己膈应不已。

    知道真相的沈旭辰和程以华都觉得贵妃这一手“废物利用”使得不错。

    趁着贵妃娘娘慢慢布置着虐渣,夫夫俩终于把自己的事情搞定了,他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房产。京城是天下脚下,房价自然很贵,这不管搁在哪个年代都是一样的,而且房产紧俏。于是,夫夫俩买到的房子并不大,只是胜在独门独户,布置雅致,院子里的花草又长得繁茂,看着颇为生意盎然。

    有了自己的房子,夫夫俩做很多事情时都觉得方便了很多。比如说,他们可以兑换一些高科技太阳能的东西,拿出来用了。还有,就算不是高科技,只是普通的生活物品,他们也想用系统中兑换出来的。就拿洗漱来说吧,一直用牙膏牙刷的他们也不习惯用这个年代的牙盐啊。

    对了,他们并没有雇佣仆人。哪怕这年代烧火用的是土灶,没有天然气,程以华依然决定自己撸起袖子亲自上阵。

    安顿下来以后,他们就把贵妃虐渣的过程当成电视剧来看,也算给自己找点乐子。

    因为纪氏的死亡,昌宁侯对着贵妃娘娘是有心结的,哪怕这些年,贵妃娘娘一直算得上是他的靠山。现在,女儿被赐婚给太子了,昌宁侯顿时觉得腰杆更直了,他可以正大光明站到太子那边去了。不管怎么说,太子牢牢占据嫡长大义,只怕贵妃都是不敢和他作对的,否则贵妃的养子怎么会为了避嫌远走西北?这么一想,昌宁侯甚至觉得,过几年以后,女儿嫁给太子受了宠,说不定连贵妃都要看自己脸色了。

    昌宁侯心中得意了,行事也就没有以往那么谨慎了。

    沈旭辰和程以华冷眼看着他最后的自我膨胀。

    “我有个想法,不如我们把前世那些有名的诗词全部写出来,做旧了,弄成古籍的样子,再散出去……”沈旭辰灵机一动,对程以华说。

    程以华眼睛一亮:“弄成古董的样子?这主意不错,刚刚试试我的手艺!”他是个好奇心非常旺盛的人,所以一直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当然,他学的很多知识其实是没什么用的,比如说伪造古董。程以华要是敢在现代伪造古董,程文化非拿皮带抽他不可。不过,现在倒是有个机会让程以华尽情展露一下另类的才华。

    沈旭辰点点头:“那我们开始吧……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汉赋,华国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只要挑一些经典地写出来,注上原作者的名字,还要加上原作者的简介,只不过要模糊一下人生经历。哪怕这个时空的人永远没法认识原作者了,也要让他们知道这些文人是真实存在过的。然后,我们把整本书弄成古籍的样子……哪怕有些文体在这个时空中完全不流行,但我相信,既然大家说的是一样的语言,那么具有感染力的文字一定还会让人产生共鸣的……说不定能引起轰动呢。”

    有了想做的事情,日子过起来就变得很快了。

    等夫夫俩终于把凝结了前世多少文人心血的书做出来,时间已经入冬了。如果他们不曾出现,在这个时间点,何明就要被人弄死了。不过,有了夫夫俩的参与,好人总不会无缘无故就死了。

    这一日,京城的老百姓忽然听到一声巨响。那响声自京郊的一处山上发出。这声音实在是太大了,太让人觉得震撼了,以至于宫里的贵人都被惊动了。响声过后,有些人大着胆子,想去山里看个究竟。待他们上了山,却发现半山腰上忽然多了一个石碑。这石碑一半露在外面,一半藏在土里。这是上天预警?还是天降祥瑞?

    很快,官府的人就来了。

    众人小心翼翼地把石碑挖出来。这石碑也不知道是什么材质,非常沉重。等到石碑彻底被挖了出来,它忽然就碎成了粉末。一阵风吹过,石碑就消失地无影无踪了。然后在原本放着石碑的地方,出现了一本旧书。这本书的封皮上没有写任何字。各位官差面面相觑,最后不知是谁灵机一动,说:“这是天书啊!”

    天子脚下出现了稀奇事儿,这本书第一时间出现在了龙案上。

    大太监小心翼翼地把天书翻开了一页,第一页就写着一篇骈文,大概意思是:皇帝啊,你有福了,天上的星君文曲星下凡,为要辅佐你们这个国家呢。为了迎接文曲星,就送你们一本书吧。这本书中的不少内容是上古文人写的,你们把这本书推广出去,用于教化文人百姓,这就是功德了啊!皇帝啊,加油干吧,众位星君看好你哦!

    皇帝带着自家的心腹开了会。

    心腹嘛,不说别的本事如何,给皇帝顺毛的本事一定是棒棒哒。这个说,皇帝啊,这可是功德啊!那个说,皇帝啊,这本书不愧是天书啊,啊呀啊呀,写得真是太好了!这个说,皇帝啊,你就是千古第一君啊,之前那么多皇帝,怎么就没有遇到这样的祥瑞呢。那个说,皇帝啊,你真是圣明啊,正因为你这么圣明,才能引来文曲星啊。然后一群人跪着喊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通体舒爽,一挥手,印书!

    不过,不能直接把天书拿去印,天书可是要放在皇帝面前,随时供皇帝感悟仙气的。于是,皇帝特意招了翰林院那帮饱学之士过来,让他们抄书。抄着抄着,有几个人傻了眼。他们互相看了几眼。

    这首《江城子》看着真眼熟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