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5章 聊斋:黄九郎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惚中,九郎险些以为他不是何子萧。

    待得何子萧睡着后,他才问小僮缘故。

    小僮年纪虽不大,但对男女间的事情也知道,况他贴身服侍着,再没有谁比他更清楚何子萧的变故。小僮说道:“黄公子,怨不得公子如此,实在是心中太苦。自从藩台府里回来,公子他、好似再也不能做男人了。”

    “什么?”黄九郎震惊。

    原来何子萧虽喜好男色,但不代表他愿意给其他男人“喜欢”,潜意识里,他从未将黄九郎与他自己放在同一个地位,正因此,当藩台强迫他做了和黄九郎一样的人,身为读书人乃至一个名士的尊严和自傲折磨的他痛苦不堪。这种痛苦严重影响了心理,当他面对千娇百媚的玉三娘,潜意识里羞愧自卑,竟无法再展雄风,这对他的打击可想而知。如此恶性循环,他的脾气暴躁,动辄呵斥打骂,也算不得稀罕事了。

    黄九郎劝何子萧请太医诊治,何子萧哪有颜面进城,不知何时起,关于他被藩台强掳之事已经传遍了。两个男子彼此相好,尚算雅事,但一个男子被人强掳□□,等于声名扫地。

    何子萧沉醉酒中,稍一清醒就想一死。

    黄九郎不禁叹息。

    此后黄九郎果然建了一所大宅子,与母亲同住,又念着何子萧曾经的情谊,将其接到家中同住,供他美酒。何母得知此事,闻得他便是早先害了何子萧一命的黄九郎,顿时新仇旧恨齐齐涌上来,带着家人赶来,硬是将何子萧带走,并将黄九郎好一番辱骂。

    黄九郎心中自是生气,但还不至于跟何母去吵,但黄母却是不依,算是跟何家撕破了脸。

    黄母嘱咐九郎道:“你与那何子萧相识一场,就算相好过,却是彼此你情我愿,谁又强迫他来?我儿这样年轻,我还没说他诱哄了你,他家却将罪过推在你的身上。你也是个呆子!凡间的男人不知多少心眼儿,就你心软,还将三娘也搭在里头。总归已经过去,你便是曾经欠他,如今也偿还了,切莫再与他来往。”

    黄九郎听从母亲的话,只让人送去一些银子,不再登门探望。

    怎知年节刚过,何子萧死了,却是一天夜里喝醉了酒,踩在结冰的青石上滑了一跤,脑袋磕在青石上,当时就头破血流。他自己喝的醉醺醺,呼救都不会,其他人却是早就睡了,等到第二天发现,尸体都冻硬了。

    正月里还是天寒地冻,但桃朔白和七夜却是准备启程了。地面结冰,不适合跑马,桃朔白将两人的马卖了,到时候以法术赶路,也能及时追上宁采臣。

    离开前,七夜煮了一碗鸭血汤,桃朔白也没闲着,他头一回学着剁馅儿包饺子。包饺子单用蛮力不行,容易破,桃朔白手指灵活,包出的饺子就似一个个漂亮的元宝,满满煮了一锅。

    七夜埋头吃饺子,一锅饺子基本都被他解决了。

    当到达宁采臣所说的晋宁县,正好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一条街市满是各式花灯,彩光灼灼,人流如织。桃朔白也不急着去找宁采臣两个,与七夜顺着人、流走动,但见东街最热闹的当属史孝廉家搭的作诗台,西街最热闹的就是史太守家搭的比武高台。

    铜镜提示音响起,再度跳出剧情——连城!

    实际上,这个剧情主要就围绕连城与宾娘。

    晋宁县史家是个大家族,东城的史孝廉,西城的史太守,都是出自一个史家,但偏偏这两个互相看不顺眼,什么事都要争一争。说来也巧,史孝廉有独女连城,史太守有独女宾娘,连城工刺绣,擅诗书,端雅知礼,宾娘机敏爽利,风风火火像个侠女。两家从长辈争斗,到女儿也争斗,谁也不肯落于下风。

    今晚正值花灯节,这两家一文一武搭起台子,正是为选婿。

    史孝廉这边挂着一张连城所绣的鸳鸯戏水,若有谁能为此图做出一首好诗,拔得头筹,便是史孝廉的女婿。史太守那边搭着喜气高台,宾娘直接坐在高台之上,高台上挂着一只金鸳鸯,只要有人能爬上去拿到金鸳鸯,便是史太守认可的女婿。

    史孝廉和史太守还在彼此较劲,殊不知连城宾娘都在盼着同一个人到来。

    昨日两家去庙里抢头柱香,意外相识了一个书生乔公子,原本生出的三分好感,在发现死对头也对书生态度不同时,便化作十分。两女纷纷邀请乔生前来参加自家的选婿,只是没有明言搭台子到底所为何事,乔生有事在身,并未应诺会去。

    而今晚,乔生带着两个小孩子逛街,先遇到东街史孝廉家的台子。

    连城的姿容气质都符合书生对女子的憧憬,加之前一晚两人琴箫和鸣,彼此都有一份好感。乔生见到连城端坐于台上,又看到那幅刺绣,在两个小孩子起哄下,走到台上做了一首诗:“拥鬟高髻绿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刺到鸳鸯魂欲断,暗停针线蹙双娥。”

    后又逛到西街,宾娘一直在高台上捣乱,加上人们争抢恐后,架子突然砸倒下来,花灯爆开,人群大乱。

    乔生一眼看到被人群冲散的小孩子站在那里,正好要被架子砸到,情急中就要冲上去。

    怎知慢了一步!

    另有一人更快,将那孩子护在怀里,幸运的是他刚好从架子空隙中穿过,捡了一条命,而他手护头的时候,摸到一样东西,举起来一看,竟然是比武的彩头金鸳鸯。

    “好!好啊!”这一幕有惊无险,又是见义勇为,又是夺得彩头,围观者都纷纷鼓掌叫好。

    宾娘却是瞪大了眼,看看一旁慢了一拍的乔生,又看那陌生男子,气急败坏的喊道:“喂!你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宾娘?我是宁采臣啊。”一脸尴尬的举着金鸳鸯的正是宁采臣,他同知秋一叶也是今天刚到,因为一时贪花灯节的热闹,所以没急着去登表姨家的门。逛着夜市,忽然听说史太守在西街搭了比武台,这才来看看,谁知道……

    “表哥?”宾娘自然知道他,虽然十来年没见过,但五年前两人还通过信呢。

    宁采臣将怀中小孩子放下,整理了衣衫走到史太守跟前,行了晚辈礼:“采臣拜见表姨丈。”

    “是你啊,多年不见,你倒是长得像你父亲。早先听说你要来晋宁,我和你表姨可是日日都在盼着呢。”史太守将他上下一番打量,倒是很满意。若是择婿,自然挑剔,可若是自家亲戚,这样温和知礼的模样很能讨长辈喜欢。

    桃朔白看着那边进入认亲模式,成功将原本属于乔生的戏份蝴蝶了。

    原剧中,救人并且意外拿到金鸳鸯的是乔生。

    即便如此,宾娘却没放弃,依旧和原剧中一样,偷偷跑去找乔生了。

    史孝廉和史太守发现女儿不见了,寻找之下,找到乔生住处,原本都对乔生看不上眼,却在彼此的刺激下,争相抢着要乔生做自家女婿。

    乔生禁不住说了一句:“史太守家的金鸳鸯并非乔某所得。”

    史孝廉立刻就笑起来:“说得好啊!谁得了你家的金鸳鸯,你就去找谁做你女婿,这乔生作诗拔了头筹,已经是我家女儿的女婿了。史老怪,今儿是我先了一步啦,哈哈!”

    史太守岂肯落后,当即就道:“哼!当我女儿没人要吗?我家女婿也是个书生,可不比乔生差!”

    “爹!”宾娘顿时叫起来。

    “走走走!回家!”史太守强拉着宾娘走了。

    连城心中暗喜。

    可惜如今乔生没拿到金鸳鸯,史太守师出无名,不好去抢乔生,以至于史孝廉冷静下来,又嫌弃乔生一穷二白配不上自家女儿,因此根本没去提亲事,反当做此事从未有过。连城却不然,心中早已倾慕乔生,并和乔生互赠定情信物,约定终生。

    连城觉得这件事是板上钉钉,毕竟那晚斗诗就是选婿。

    怎知她兴高采烈的回到家,听到父亲为她说定了亲事,正欢欢喜喜的要答应,可却听到什么王家,就愣住了:“爹,什么王家?你在说什么啊?”

    史孝廉笑眯眯的告诉她:“哎哟,傻女儿啊,那个扬州城来的盐商王化成王公子,他看上你了,要娶你为妻!我女儿就是好,就该嫁给这样的人家,享受荣华富贵……”

    连城却是冷冷嘲讽:“哦,就是那晚斗诗,自己做不出来却抄袭前人诗句的那个人呀?爹!不是都是说好了以诗选婿,他便是再有钱,可明明是乔公子……”

    “别再提什么乔公子!”史孝廉不耐烦的摆手:“总之这件亲事已经说定了。”

    “我不嫁!”连城便是再温婉,到底是独生女儿自小娇养,涉及到终生大事,不合心也是要闹脾气的。

    “你、你说什么?”史孝廉又气又急。

    “我、不、嫁!不嫁!”连城冲着他一个字一个字清晰的重复,态度十分坚决,心意更是十分坚定。

    史孝廉抬着手指着她,半晌平复了情绪,将家中下人喊来:“去通知王公子。”

    连城眼睛一亮:“取消婚事?”

    史孝廉瞥她一眼,哼笑:“告诉王公子,未免迟则生变,尽快商议婚期!另外将小姐看好了,即日起,不准小姐出门!”

    连城简直不敢置信,可任凭她再苦再闹,史孝廉都不为所动。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