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八章 重返沪东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沪东市大小官员都绷紧了神经小心翼翼执行其各项指令,使得各项目顺利推进。

    尽管不久前闹出前市长被下狱的丑闻,但李治国到任后很快稳住局面,大刀阔斧继续推进改革,沪东市社会安定整个经济形势一片大好,这让他在党内的声望一再提高,仕途被海内外人士所进一步看好。

    魏东前来机场接机,在返回公司的途中他利用间隙向秦然汇报了沪东分公司的发展情况,之前拍地拿下的四块土地已经勘探完毕,其中一块目前进入了施工阶段,不出意外年底前就能全部动工开启新的住宅项目。让他头疼的还是位于汇南区中心一二号线地铁相交枢纽商业项目,原本预算30亿现在真正设计完毕投资额估计要到38亿,巨大的资金缺口绝对需要集团前来救场,这一切都得要秦然前来拍板拿主意。

    即使不久前专门在国外成功发行了20亿的企业债券,还从江浙民间资本融来了10亿的现金,但在全国疯狂拿地和开工大项目的背景下,资金问题依旧严重困扰着秦然扩张计划的实施。

    有了天京第一高楼的经验,秦然准备以地铁项目为抵押,向沪东市银行组团申请大额贷款,这一切都需要李治国的首肯。县官不如现管,有了李治国协调关系,秦然相信大额贷款很有可能批复下来。

    沪东分公司由于业务大肆扩张,一直都在招兵买马,秦然现身发现整个公司多了许多新面孔,整个团队每个成员身上都洋溢着自信干练的神情,公司氛围积极向上。

    这样的场景很符合秦然心目中创业公司的想象,就算看到公司老总出现,大家没有上前围观,而是各自完成手中的工作。或许他们并未知道位于分公司经理魏东身边的年轻人就是集团老板,但有条不紊专心做事的景象绝不会造假。

    一叶而知秋,看来魏东的管理能力不错,秦然在心里暗自评估道。

    早请示晚汇报,魏东知道秦然不喜欢这一套,作为江南集团的首脑,秦然更多的精力放在公司的大方向上,至于具体的管理他并不会过问。

    但他依旧还是早早通知了几个得力手下,让他们在秦然面前露露脸。魏东知道秦然对公司的定位,将来集团要到全国各地扩张,需要大量的人才帮忙,他并不吝啬给手下人一个表现的机会。

    郡县治则天下安,秦然其实也一直在留意能够独当一面的公司内部人才,只要把控好各个分公司及项目负责人的选拔,他就有信心把江南集团塑造成一个强有竞争力的大公司。

    在会议室里,看着坐在上方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老板,底下几个年轻人有些忐忑局促,因为年轻老板的目光异常锐利似乎能洞悉一切。

    还是秦然主动出声缓解了尴尬,他力主在公司内部推行扁平化项目制,因此自然不喜欢有层级感。

    “你是第一期的萝卜之一”

    秦然主动喊出了其中一位年轻人的名字——赵伦。

    “萝卜”是秦然发起的公司培训生第一期成员私下的自称,起源于当时他在招募现场称公司有大把坑等着萝卜们来填而得名。

    名叫赵伦的年轻小伙没想到秦然居然记得自己,当熊信东和郭子瑞火箭般升迁执掌一方时,他才真正明白萝卜一词所言不假。因此他也以两人为目标,一心扑在工作上,力求做出一番成绩来证明自己。

    当初魏东前往沪东组建班底,他便毫不犹豫报名参加,如此已经成为魏东的得力手下之一。据称当时魏东经典的沪东市广告战役,便有一半功劳归功于其。

    能被秦然记住,原因是在当初面试时赵伦曾有过人表现,毕竟秦然全程旁观了面试现场。

    在座的六个年轻人当中,有一半都是从开展了3期的公司管理培训生计划产生,这让秦然对自己当初力主的高校毕业生人才引进不免满意。

    在内部调查统计中,这些从一毕业就进入公司的年轻人往往比中途跳槽加入的员工对公司更有归属感,离职率也更低,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就是江南集团的黄埔军校生。因此,每年的新培训生计划面试,秦然都争取到现场旁听,留意是否有出类拔萃的新人加入。

    有了赵伦的带动,每个人给以5分钟的时间,秦然一一听取了他们的介绍和汇报,从而也对手下的员工有了更深的认识。

    不谈成绩,只谈问题。

    随后秦然见还有时间,干脆就让魏东召集沪东公司的员工代表,大家一起座谈,看看在实际操作中公司层面还存在什么问题开会解决。

    从此以后,沪东分公司多了一项例会制度,每周定期把各大项目负责人召集一起,共同协商汇报进展解决问题。

    午饭过后,市长李治国带领一群官员来到一二号线地铁枢纽项目的现场,听取了魏东对这个沪东市重点项目进展的汇报。

    重头戏当然是秦然和李治国的谈话,秦然实事求是主动分析了项目的困难在于资金问题,毕竟江南集团近期四处开花不是新闻。

    发现困难,解决困难,围着李治国的大小官员已经习惯他在项目现场召开办公会,毕竟市长可没那么多时间和他们扯皮。

    项目是不是好项目,江南集团是否有资产提供抵押,银行对此到底有什么看法……

    随着李治国点名,一旁的银行行长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看法,初步形成了同意给予江南集团组团贷款的意向,当然具体的事项还需要双方细谈。挥手招来市政府负责协调金融线的一名副秘书长,李治国交代由他负责落实这件事情,定期汇报进展。

    困扰秦然多时的资金难题,在李治国轻描淡写下便烟消云散,权力的魅力恐怕便在于此了吧。

    项目必须在年底前动工,三年后要按时完工,李治国离开前也逼秦然表态,毕竟这个项目属于市长办公桌上的红头项目之一,高达66层的沪东第二高楼属于城市地标展示城市形象。

    只要沪东银行组团贷款顺利批下,秦然有信心能三年后完成这个庞大的商业地产项目,现在沪东媒体已经开始喊出了“沪东新速度”这个新名词,看得出是为李治国治下的一种造势。(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