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四章 大报恩寺中郑和的嘱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子曾经曰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大致意思是:“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而在明朝这个重视礼法的社会,薛槑要去京师,自然不能不向长辈辞行。

    薛槑先是去别院找奶奶,见到薛槑之后,老太君露出笑容,说道:“跟你爹出去见识一番也好,开开眼界,结交朋友,于是来说,都是好事。你早晚要独当一面的,寻常人家的孩子似你这般年纪,都成亲了。”言下之意是穷人孩子早当家,让薛槑做好当家为人的准备。

    薛槑此时十五六岁左右,不过他的心智年龄在二十岁左右,两世为人的他更加珍惜这个活着的机会,如果不能活得精彩,不是辜负了老天爷一番美意,白白穿越一场?

    薛槑给奶奶倒茶,说道:“奶奶,此番前去,我一定听从父亲教导,不给你老丢脸。爹爹肯定要给你带礼物回来,我能否提前问一下奶奶喜欢什么物事?”

    “就属你滑头。”老太君笑骂道,看了看薛槑,说道:“奶奶别无所求,只要你们平平安安就好。”

    老太君生性淡薄,加之经历了太多事,薛家富贵,她什么都不缺,金银珠宝在她眼中也不甚稀奇。是以,众儿女常常为送她什么寿礼而伤脑筋。薛槑听她这样说,心中有了盘算,送给奶奶的礼物不能太俗,要有新意。

    陪着老人家聊了一个多时辰,薛槑告辞而去,他走到门口,老太君似有意似无意的说道:“你马爷爷曾让你多去陪他说说话,你是不是也去走一趟,只怕以后再见他不容易了。”

    薛槑不知道奶奶话中的深意,既然奶奶这样说了,他只得答应说现在就去报恩寺。

    时候还早,薛槑打算去向马爷爷告别之后,就回来好好睡上一觉,明天就跟着父亲一起去京城。他没有去找吴明这个保镖,而是去马厩牵了一匹马,往外走去。

    报恩寺离薛家有几里路程,薛槑正好可以锤炼一下自己的马术。他打马走大路,没走一段路,就询问路人报恩寺的具体所在,他走了将近半个时辰,终于到了报恩寺附近。但见一座高塔参天耸立,它的倒影映照在碧绿的湖水中,说不出的瑰丽。薛槑由衷感慨这座寺院的雄伟,却苦于不知如何表达。

    其实,大报恩寺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之一,其原址有建于吴赤乌三年的长干寺及阿育王塔,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中国的第二座寺庙,也是中国南方建立的第一座佛寺。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生母碽妃,于永乐十年重建大报恩寺,增其旧制。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金碧辉煌,昼夜通明。明清时期成为中国的佛教中心,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这两句诗中“四百八十寺”的起源就是大报恩寺,当然,薛槑古文造诣有限,见到高耸的阿育王塔,是联想不到王朝兴替的,更生不出杜牧那样的感叹。

    大报恩寺香火鼎盛,香客络绎不绝。看着来来往往的虔诚信徒,薛槑不由得感慨这些人的大方,因为他们之中,九成以上的人都是衣着朴素的老百姓,可他们却舍得买来许多香蜡纸钱,供给菩萨,更有一些人捐给寺院的香火钱也不再少数。

    “现实中活得太累,才会把希望寄托给菩萨吧。”薛槑喃喃说道,下马,正不知道如何处理马儿的时候,一名知客僧前来,领着他去往拴马的所在。薛槑跟着知客僧,牵马而行,到了马厩,只见那里有几十匹马,还有一些装饰华贵的马车。看着这个古代停车场,薛槑有些吃惊,知客僧交给薛槑一块小木牌,上面写着他拴马的号数。

    薛槑向知客僧说明来意:“敢问师傅,你可知道以为姓马的高官住在哪里么?他好像是什么南京守备。”

    听到薛槑的话,知客僧大吃一惊,郑和大老爷深居简出,方丈特别交代过不能前去打扰他清修,平时的饭食也是由小沙弥浥尘专门负责。除了几个寺中首脑,常人想要见郑和大老爷一面都难。知客僧知其名,却不知其人,此刻听薛槑要找他,忍不住开口问道:“敢问施主尊姓大名,找大老爷有何事?”

    “在下薛槑,在家排行老二,家父姓薛讳定国,此番前来,只是跟马爷爷聊聊天。”

    听了薛槑的话,知客僧更是吃惊,没想到薛槑竟然叫那位尊客马爷爷,看来他们交情匪浅,于是说道:“这事小僧做不了主,这样吧,我带施主去会客厅,请你先在会客厅等候片刻,待我禀明方丈之后,再由他定夺。”

    薛槑跟着知客僧走进了大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