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零九章 科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我再重申一遍,如果大家有什么不同意见,可以站起来发言,科学的课堂允许你们反驳老师,允许你们提问题。”

    话音刚落,柳公权就迫不及待的站起来。和鱼恩互相行礼后开口反驳:“日为阳精,人君之象,若君行有缓有急,即日为之迟速。稍逾常度,为月所掩,即阴浸于阳。亦犹人君行或失中,应感所致。”

    如果是在朝堂上,鱼恩很愿意赞同柳公权的观点,因为这样就可以利用日食让天子自省,利用天象来制约天子的权利。

    可惜这是在科学的课堂上,鱼恩绝不会妥协。因为他知道科学最重要的就是对真理的追求,对真实的执着,对迷信的摒弃。

    “柳祭酒,诸位学子,太阳,月亮,星星,在科学里统称为天体,所有的天体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只要能掌握这些规律,你就能准确的预测很多自然现象,而不是愚昧的认为这是上天对人的启示。”

    “日食,月食,五星连珠,荧惑守心,水星凌日,彗星袭月,白虹贯日等天象,在科学里统称为天文现象,并不是上天对人们的启示。因为只要你能掌握足够的天文知识,就能准确的预测出这些天象。既然可以精准的预测,自然也就没有那么神秘了,所以在科学里任何天象都不是上天对人的启示,只是自然现象。”

    在唐朝,鱼恩这番反驳的话,绝对颠覆所有人的三观。因为古人更加深信,各种天文现象都是上天对人的启示,有不祥之兆,也有祥瑞之兆。

    柳公权虽然没有赞同鱼恩的言论,但是也没有再站起来反驳,因为他知道,鱼恩确实可以预测五星连珠,他说的话绝对不是无的放矢。现在他在沉思,到底谁对谁错,对在哪里,错又在哪里。

    沉思的不只是柳公权,还有郑蔼,还有许许多多听课的学子。他们之中,有人如同柳公权一样自省,有人在思考着怎么反驳鱼恩。

    只有一个人例外,当听到他的这番话,颇为扭捏的站起来见礼过后,面色微红的询问:“请问驸马,这些现象确实都可以预测么?那不是比太史令都要厉害?”

    这人的话一问完,众人的注意力瞬间就从鱼恩那番颠覆认知的话里转移出来,因为经过他的提醒,大家都发现了一个入仕的捷径。

    古代对于天象十分重视,设有专门观测和推算各种天象的官员,太史令就是统领他们的头头。唐朝的太史令,掌观察天文,稽定历数,凡日月星辰之变,风云气色之异,率其官属占候之。

    问出这句话的人肯定还有一句潜台词,那就是如果我能学会这些本事,是不是就能当上太史令?要知道,在唐朝历史上就有以为精于计算,天文,历法的太史令,这个人就是李淳风。

    作为书学馆和算学馆的学子,他们并没有四门学,国子学,太学学子那样众多入仕途径,也没有他们那种无限远大的前程。他们最好的归宿就是司天监,理论上太史令就是他们可以染指的最大官职。

    也正是因为这样,当这个问题一出,所有的学子都屏住呼吸,目光炯炯的等待着鱼恩的答案。

    笑着示意问问题的人坐下,等他坐下以后,鱼恩才含笑作答:“我曾准确的预测过五星连珠,相信这件事大家应该有所耳闻。”

    “其实想要预测五星连珠很简单,只要你知道五星的运行规律,再经过不算是太复杂的计算,就能知道它准确的出现时间。”

    “同样的道理,只要你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规律,也就能准确的计算出日食,月食。”

    “其它的天文现象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你知道与这个天文现象有关的天体运行的规律,一样都可以计算出来。”

    说到这里,鱼恩忽然把目光转向郑蔼,说道:“我是怎么计算出五星连珠,相信郑老已经知道了吧!”

    闻言郑蔼站起身,对着身后的学子们说:“老朽尸位素餐,空位算学博士,在算学上的造诣远不如驸马。驸马计算五星连珠的那张纸,老朽惊为天人,一直珍藏到现在。老朽也曾找司天监求证过,驸马在里面用的几个数字,确实是五星的运行规律,而且比司天监存档的规律更精准,说是分毫不差也不为过。”

    有了郑蔼的夸赞,众人对鱼恩的本事更加叹服,对于科学的向往与兴趣更加浓郁,再看向鱼恩的目光,也就多了一种求知的渴望。趁着这个时候,鱼恩继续推销他的科学。

    “其实科学不只是天文,历法还有运算,还有更多更有用的东西。能把科学学到极致的人,给你太史令的官职,你都不会去做,因为你会对这个职位不屑一顾。你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得到比这个官职更多的东西。”

    “科学还包含着地理,学会地理你可以去工部任职,我想水部郎中这个官职很适合那些熟悉地理地势的人,因为治水需要因地制宜。如果你善于发现那些对生产有用的新方法,我想工部尚书的官职也不是不能染指。”

    “科学还包含着人文,怎样让人们生活的更合理,更富有,更健康,更长寿之类的议题也是科学范畴。如果你在这些方面有所造诣,我想无论是中书省还是户部,大门也会向你敞开。”

    “科学还包含医学。这种医学不同于传统医学,是从人的身体构造,组织结构出发,可以预防和治疗许多现在的不治之症,若是学到极致,神医非你莫属。”

    “总之,科学是一门很大的学科,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没有人能真正的把科学学完,最多只能在某一方面走的比别人更远。科学的极致在哪里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师祖在写哈工大的时候留下一句话,科学无极限,老朽徒奈何!”

    “其实科学颠覆了很多人们的认知,无论是对于天文还是地理,常识还是古籍。对于古人的观点,科学有许多相佐之处,到底谁对谁错,希望大家不要着急否定,而是用证据来确定到底谁对谁错……”

    在鱼恩不知不觉的叨叨之间,太阳已经落下地平线,昏暗的教室里不得不掌灯才能看清他的容貌。然而就算是这样也没有人愿意离去,因为他们已经完全沉浸在鱼恩的科学世界里。

    最后还是鱼恩挺不住了,对着大伙儿说:“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明日会有两个小实验,希望大家还能来听课。”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